站內搜尋
以空白搜尋找到 92 個結果
- 轉知疾病管制署發新聞稿12月1日秋冬防疫專案啟動,請民眾及醫療院所主動配合相關措施
發佈日期:2020-11-18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表示,時序進入秋冬,全球COVID-19疫情持續上升,多國單日確診人數屢創新高,我國境外移入個案亦有增加趨勢。為降低國內社區傳播風險,及避免造成醫療體系負擔,今(2020)年12月1日將啟動「秋冬防疫專案」,強化「邊境檢疫」、「社區防疫」及「醫療應變」措施,請民眾及醫療院所配合落實。 一、邊境檢疫:所有入境及轉機旅客登機前須附3日內COVID-19核酸檢驗陰性報告 指揮中心指出,國際疫情持續嚴峻,預期今年底及明年初入境旅客數將增加,為加強防疫安全,自12月1日至明(2021)年2月28日(啟程地時間),入境我國機場或經我國機場轉機的旅客,不論身分(本國籍與外國籍人士等)或來臺目的(求學、工作、外交公務等),均應檢附「表訂登機時間前3日(工作日)內COVID-19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始可登機來臺,並將由交通部督導各航空公司確實把關;若旅客抵臺後發現檢驗報告不實,或拒絕、規避、妨礙相關檢疫措施,得依傳染病防治法第58條及69條規定,處新臺幣1萬至15萬元罰鍰。檢驗報告不實部分,亦將追究偽造文書印文罪之刑責。 指揮中心表示,「COVID-19核酸檢驗陰性報告」需由啟程地政府機關許可設立之醫療院所開具,原則為英文、中文或中英對照版本。報告內容需備有「登機者之護照姓名」、「出生年月日(或護照號碼)」、「採檢日及報告日」、「疾病名稱」、「檢驗方法」及「判讀結果」等項目。相關配套措施及應配合事項如下: 法文及西班牙文等非中文或英文版本文件,若屬「啟程地官方語言」,且航空公司啟程地之地勤人員能確認報告內容,可予同意受理。 表訂登機前「3日內」檢驗報告之日期,以「報告日」及「工作日」計算,故可排除當地政府之國定假日。 檢驗報告可為紙本(正本/影本)或電子報告書形式,但內容應清晰可辨識,且經審視需備項目完整無誤。 檢驗方法需採用分子生物學核酸檢測(例如:PCR、RT-PCR、NAA、NAT等);至於血清免疫學(Immunoserology)檢驗抗原(Ag)或抗體(IgG或IgM),不符合本措施規範。 二、社區防疫:出入八大類場所應佩戴口罩,經勸導不聽者依法開罰 指揮中心表示,考量秋冬時期除了COVID-19疫情外,也有多種呼吸道傳染病盛行,都會加重醫療體系的負荷與調度壓力,為了提高民眾於高感染傳播風險場所佩戴口罩的遵循度,以降低呼吸道傳染病的感染與傳播,及避免過度耗用醫療資源,自12月1日起,強制要求民眾進入「醫療照護、大眾運輸、生活消費、教育學習、觀展觀賽、休閒娛樂、宗教祭祀、洽公」等八大類場所(場所舉例如附表)應佩戴口罩。未依規定佩戴口罩,經勸導不聽者,將依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第1項第6款規定,由地方政府裁罰新臺幣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罰鍰。 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上述場所因具有不易保持社交距離,或會近距離接觸不特定對象(不認識的人)的特性,有較高的感染與傳播風險,因此要求進入該類場所活動的民眾佩戴口罩,除了有助於防範COVID-19外,對於其他各類經由飛沫、空氣傳播之疾病也能發揮防護效果。如果在上述場所內有飲食的需求,在與不特定對象保持社交距離或有適當阻隔設備的前提下,可在飲食期間暫時取下口罩。 至於人潮聚集的戶外場所(如戶外風景區、遊樂園、夜市、傳統市場等),或是於戶外進行的公眾集會活動(如遊行、遶境、跨年晚會等),建議業者或場所管理單位採用「人數總量管制」方式進行管控,使民眾在場所或活動中能持續、有效地保持社交距離,並請民眾如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等身體不適時,應避免前往上述場所,以及在不能保持社交距離時自主戴上口罩。也提醒公眾集會活動主辦單位應參考「COVID-19(武漢肺炎)因應指引:公眾集會」,評估風險及制定相關防疫應變計畫,並盡可能落實實聯制及佩戴口罩。 三、 醫療應變:加強通報採檢,訂定獎勵指標 指揮中心表示,為防範國內醫療體系於秋冬季面臨武漢肺炎及流感疫情之雙重負擔,秋冬專案中已將加強通報採檢列為重要防疫策略,並研擬四大措施,包括醫療院所落實法定傳染病通報義務;訂定「加強門診與急診社區感染肺炎病人篩檢」、「加強住院病人篩檢」及「強化醫療照護人員健康監測」等獎勵通報採檢指標;透過健保系統提醒加強通報採檢;修訂無COVID-19相關症狀居家隔離/檢疫者之採檢及相關處理流程。臨床醫師應提高警覺加強通報採檢,強化社區監測疑似個案通報或轉介;同時並請地方政府持續督導所轄醫療院所,鞏固醫療院所防疫陣線。 指揮中心指出,國際疫情持續嚴峻,臺灣防疫得以有效控制,有賴邊境檢疫人員、醫療院所、醫療照護人員持續堅守崗位,以及政府、民間攜手合作,守護國人健康;請民眾持續配合政府各項防疫措施,共同確保這得來不易的防疫成果。 資料來源: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56UPsWnK5KgAKolUMz7uWw?typeid=9
- 蒙古COVID-19本土病例持續增加,即日起從低風險國家調整為中低風險國家
發佈日期:2020-11-18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表示,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案607至608),截至目前累計106,28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04,814例排除),其中607例確診,分別為515例境外移入,55例本⼟病例,36例敦睦艦隊及1例不明;另1例(案530)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541人解除隔離、59人住院隔離中。 指揮中心監測資料顯示,全球累計55,654,516例確診,分布於190個國家/地區;病例數以美國11,520,045例、印度8,874,290例、巴西5,911,758例、法國2,036,755例及俄羅斯1,971,013例為多;病例中1,340,128例死亡,以美國252,568例、巴西166,699例、印度130,519例、墨西哥98,861例及英國52,745例為多。 指揮中心指出,蒙古自11月11日報告首例本土社區感染病例,迄今已累積21例本土確診病例,目前全國實施居家令至12月1日,由於本土病例持續新增,因此即日起,該國從低感染風險國家調整為中低感染風險國家。各國感染風險級別最新名單如下: 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紐西蘭、澳門、帛琉、斐濟、汶萊、泰國、不丹、寮國、諾魯、東帝汶、模里西斯、越南、馬紹爾群島。 中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新加坡、澳洲、柬埔寨、香港、蒙古。 指揮中心呼籲,民眾自國外入境時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應主動通報機場及港口檢疫人員,並配合防疫措施;返國後應落實居家檢疫,期間如出現疑似症狀,請即聯繫衛生局或各縣市關懷中心,並依指示就醫,切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就醫時請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TOCC),以供及時診斷通報。 此外,指揮中心再次提醒,民眾出入醫療照護機構、大眾運輸、賣場市集、教育學習場所、展演競賽場所、宗教場所、娛樂場所及大型活動等人潮擁擠或密閉場所時,請務必佩戴口罩,並應落實勤洗手、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習慣,以降低感染風險。 資料來源: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3U97psjvxybJqJ51LO1-Dg?typeid=9
- 我國新增2例境外移入COVID-19病例,分自印尼、美國入境
發佈日期:2020-11-18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為30多歲印尼籍女性(案607)及60多歲本國籍男性(案608),分別自印尼、美國入境。 指揮中心表示,案607於11月12日來臺工作,入境後搭乘專車前往集中檢疫所,14日出現喉嚨痛及全身痠痛未通知檢疫所,16日因發燒、流鼻水及喉嚨痛經安排就醫採檢,於今日確診。衛生單位已初步掌握個案接觸者共69人,其中同行移工2人及同班機座位前後兩排乘客44人,列為居家隔離對象;另同班機機組員12人及同車接觸者11人因有適當防護,列為自主健康管理對象。 指揮中心指出,案608長期居住美國(前次自臺灣出境日期為2019年10月),並於11月11日返國,入境時無不適症狀,前往防疫旅館進行居家檢疫;11月12日起陸續出現體溫偏高、肌肉痠痛、頭痛、咳嗽及流鼻水等症狀,16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今日確診。衛生單位已掌握接觸者共15人,為同班機座位前後兩排乘客,列為居家隔離對象;同班機機組員皆有適當防護,列為自主健康管理對象。 資料來源: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z235OlQAmQxWsNpqqTDY7Q?typeid=9
- 學習網公告
親愛的用戶您好: 學習網功能已上線歡迎使用,進網頁時需使用開通碼:0894,學習網分三個專區國中/國小/綜合學習專區 。 作答採用測驗方式,請勿亂猜,總分50,測驗結束後作答結果不公開 。 如有防疫專網會員星等會升級~
- 我國新增2例境外移入COVID-19病例,分自緬甸、印尼入境
發佈日期:2020-11-17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為30多歲本國籍男性(案605)及50多歲本國籍男性(案606),分別自緬甸、印尼入境。 指揮中心表示,案605今(2020)年3月至緬甸工作,9月6日起陸續出現嗜睡、發燒、嗅味覺喪失等症狀,於當地就醫確診武漢肺炎,隔離期間未再採檢,因症狀緩解於9月下旬解除隔離。個案11月8日返國入境時,因主動告知曾於緬甸確診,且曾在當地接觸我國案501及案505,故由機場檢疫人員安排採檢,同日個案於檢疫所等待檢驗結果時,出現喉嚨癢及輕微咳嗽症狀,後續因機場採檢結果為陰性,轉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個案11月13日咳嗽症狀加劇,主動回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33)。個案同班機前後二排座位旅客共4人,3人列居家隔離、1人未入境;機組員共5人,因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 指揮中心表示,案606因工作於今年9月前往印尼,11月9日起陸續出現咳嗽、味覺異常、呼吸不順、發燒、腹瀉及肌肉痠痛等症狀,僅自行服藥未就醫;個案11月15日入境時持有登機前3日內血清抗體檢驗陰性報告,因主動告知曾有症狀,且曾接觸確診個案,於機場進行採檢,並於今日確診。個案同班機前後二排座位旅客共1人,未入境;機組員共21人,因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06,080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04,528例排除),其中605例確診,分別為513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及1例不明;另1例(案530)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539人解除隔離、59人住院隔離中。 資料來源: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g95ZLVcMOQQN9ilXzK0gKg?typeid=9
- 轉知疾管署籲請家長儘速帶幼兒接種流感疫苗,首打族莫忘接種第二劑
發佈日期:2020-11-17 疾病管制署表示,我國今(109)年度公費流感疫苗整體使用率已接近九成;近日天氣漸漸轉涼,籲請家長儘速帶家中嬰幼兒前往合約院所完成流感疫苗接種,以保護嬰幼兒健康。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11月8日至11月14日)國內類流感門急診就診共 38,887人次,較前一週略升1.5%,整體疫情呈緩升,惟仍低於去年同期(2019年第46週72,661人次);近期幼童門急診就診人次亦呈上升趨勢。另依據疾管署實驗室傳染病自動通報系統呼吸道病毒監測情形,0至6歲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檢出陽性件數持續明顯上升。 疾管署統計,截至11月16日我國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超過540.5萬劑,整體使用率已達89%,在地方政府採行開設幼兒特別門診、增加幼兒園入園接種及將控留疫苗恢復配送至合約院所等增加接種可近性措施後,學齡前幼兒接種數達50.4萬劑,接種率已由前一週42%提升至44%。 疾管署強調,嬰幼兒為流感的高危險群,一旦感染流感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或死亡的風險,建議家長儘速帶家中嬰幼兒接種流感苗以降低流感病毒對健康的威脅;另未滿9歲初次接種的幼兒應相隔4週以上接種第二劑,以獲得完整保護力。 提醒民眾接種前請先至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網站或疾管署流感防治一網通(https://antiflu.cdc.gov.tw/)查詢,並電洽有提供接種服務的院所預約,確認有疫苗後再前往接種。 資料來源: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66eJG-O_IQMZgCDj6goevA?typeid=9
- 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病例,為來臺工作之印尼籍女性
發佈日期:2020-11-16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為20多歲印尼籍女性(案604),今(2020)年11月1日來臺工作。 指揮中心表示,案604無症狀,11月1日入境後前往集中檢疫所檢疫,11月14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因檢出陽性於今日確診。由於個案無症狀,且檢疫期間至住院隔離前未與他人接觸,因此無需匡列接觸者。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05,69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04,290例排除),其中603例確診,分別為511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及1例不明;另1例(案530)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536人解除隔離、60人住院隔離中。 資料來源: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Uf9NDsy114CaBzWiwtKbVw?typeid=9
- 新增2例境外移入COVID-19病例,自日本、美國入境
發佈日期:2020-11-15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案602、603),分別自日本及美國入境。 指揮中心表示,案602為40多歲本國籍女性,長期定居日本(前次自臺灣出境日期為2020年2月),11月初陸續出現鼻塞、頭痛、噁心、流鼻水及嗅味覺異常等症狀,自行服藥後症狀緩解,未在當地就醫。11月12日與2名家人一同返臺探親,入境時主動告知有症狀,於機場採檢後安排至集中檢疫所,今日確診。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同班機接觸者共15人,其中同行家人2人及前後二排座位旅客1人,列居家隔離;機組員11人及專車司機1人,因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 指揮中心指出,案603為30多歲本國籍女性,因工作長期居住美國(前次自臺灣出境日期為今年8月),11月13日與家人一同返國,入境時個案主動告知搭機時自覺出現嗅味覺異常情形,但下機後即恢復,於機場採檢後安排至集中檢疫所,今日確診。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同班機接觸者共12人,其中同行家人1人及前後二排座位旅客3人,列居家隔離;機組員8人因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05,58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04,108例排除),其中602例確診,分別為510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及1例不明;另1例(案530)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536人解除隔離、59人住院隔離中。 資料來源: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NxuZ5E4OaqeFz0SsfVSJ0Q?typeid=9
- 新增3例境外移入COVID-19病例,自菲律賓、印尼及克羅埃西亞入境
發佈日期:2020-11-14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案599至601),分別自菲律賓、印尼及克羅埃西亞入境。 指揮中心表示,案599為40多歲本國籍女性,今(2020)年2月上旬至菲律賓探親,10月29日返臺,入境迄今無症狀,11月11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檢驗結果有微弱訊號,經複驗結果為陰性;為求慎重,又逢實驗室引進新的檢驗試劑,故將個案檢體再以新試劑進行檢驗,結果呈現陽性(Ct值33),於今日確診。個案是於檢疫期滿搭車返家途中接獲陽性通知,後續經調查個案座位旁無其他乘客,亦無與他人交談,且個案及同車人員全程皆佩戴口罩,因此無需匡列接觸者。 指揮中心指出,案600為30多歲印尼籍女性移工,11月7日來臺工作,入境時無症狀,集中檢疫所檢疫期間,於11月9日出現輕微發燒、嗅覺異常、咳嗽、流鼻水及喉嚨痛等症狀,因症狀持續,11月13日採檢通報,於今日確診。目前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42人,其中同班機前後二排座位旅客29人及同車接觸者1人,列居家隔離;同班機機組員12人因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 指揮中心表示,案601為40多歲克羅埃西亞籍男性,平時即有鼻子過敏情形,今年7月曾出現症狀,並於克羅埃西亞確診武漢肺炎,隔離14天後症狀緩解,且經複驗陰性故解除隔離。個案本次因受臺灣公司聘請,於10月29日來臺工作,入境時無症狀,並持有登機前3日內陰性報告。個案居家檢疫期間,曾於11月1日出現鼻塞症狀,自認是過敏故未通報;11月13日檢疫期滿,因臺灣公司要求,同日自費採檢,並於今日確診。目前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3人,為公司同事,因曾與個案共餐,列居家隔離。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05,49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03,959例排除),其中600例確診,分別為508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及1例不明;另1例(案530)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535人解除隔離、58人住院隔離中。 資料來源: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omqM152Gt0O3MQuASAcV0Q?typeid=9
- 國內新增8例境外移入COVID-19病例,分自菲律賓、印尼及波蘭入境
發佈日期:2020-11-13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公布國內新增8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案591至598),分別自菲律賓(5例)、印尼(2例)及波蘭(1例)入境。 指揮中心表示,案591、592、595、596、597為2名男性船員及3名女性移工,其中案595為印尼籍,其餘4人為菲律賓籍,年齡介於20多歲至30多歲,分別於今(2020)年10月28日及29日入境後前往集中檢疫所,檢疫期間均無疑似症狀,並於11月11日及12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因檢出陽性於今日確診。由於5人皆無症狀,且未與他人接觸,故不匡列接觸者。 指揮中心指出,案593為50多歲本國籍女性,今年7月中旬至菲律賓探親,10月29日返臺,入境時無症狀。個案於集中檢疫所檢疫期間,11月3日上午雖曾回報有輕微鼻塞及流鼻水症狀,但同日下午即回報已改善無症狀,經評估後未安排就醫。個案11月11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由於個案發病前2日至住院隔離前均在檢疫所檢疫,未與他人接觸,故無需匡列接觸者。 指揮中心表示,案594為20多歲本國籍男性,今年8月中旬前往波蘭就學,11月5日起陸續出現嗅覺異常及喉嚨痛情形,僅自行服藥未在當地就醫。個案11月10日返臺,入境時主動告知有症狀,於機場採檢,並於今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36人,其中同班機前後二排座位旅客23人及同行返國同學1人,列居家隔離;防疫計程車司機1人,因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同班機機組員11人未入境,將透過國際衛生條例國家對口單位(IHR National Focal Point)通知相關國家。 指揮中心指出,案598為30多歲本國籍男性,今年9月上旬至印尼工作,11月11日返臺,入境時主動告知有喉嚨痛症狀,於機場採檢,並於今日確診。目前暫匡列個案接觸者共3人,其中2人為同行返國同事,列居家隔離;1人為防疫計程車司機,因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同班機接觸者調查中,將進一步匡列並採取相關防疫措施。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05,29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03,758例排除),其中597例確診,分別為505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及1例不明;另1例(案530)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533人解除隔離、57人住院隔離中。 資料來源: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lVhc_5qlUQSIROdY9XswUw?typeid=9
- 國內新增5例境外移入COVID-19病例,均為印尼籍移工
發佈日期:2020-11-12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案586至590),均為來臺工作之20多歲至30多歲印尼籍女性移工。 指揮中心表示,5名個案分別於10月28日及29日自印尼搭機來臺,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其中案590於10月29日至11月11日有輕微發燒症狀,僅自行服藥未向檢疫所人員通報,其餘4人檢疫期間均無症狀。5人分別於11月10日及11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因檢出陽性於今日確診,目前住院隔離中。 指揮中心指出,由於案586至589入境後至檢疫期間無症狀,且未與他人接觸,因此無須匡列接觸者;案590接觸者暫匡列91人,包括同班機接觸者及同車接觸者等,均列自主健康管理。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04,90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03,462例排除),其中589例確診,分別為497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及1例不明;另1例(案530)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532人解除隔離、50人住院隔離中。 資料來源: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ysXKcX-b1iJ6Et_-09euhA?typeid=9
- 國內新增4例境外移入COVID-19病例,分別自印尼及比利時入境
發佈日期:2020-11-11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案582至585),其中3例自印尼入境,1例自比利時入境。 指揮中心表示,案582、584、585均為印尼籍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10月28日自印尼搭機來臺工作,入境後分別前往國內3處集中檢疫所檢疫。3人入境迄今均無症狀,11月9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因檢出陽性於今日確診,目前住院隔離中。由於3人無症狀,且檢疫期間未與他人接觸,故無需匡列接觸者。 指揮中心指出,案583為比利時籍30多歲男性,因受臺灣公司邀請來臺從事商務活動,10月24日自比利時至荷蘭搭機,於10月25日入境臺灣後,前往防疫旅館居家檢疫。個案入境時無症狀,並持有登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居家檢疫期間,曾於10月31日出現嗅味覺異常症狀,因隔天症狀緩解,故未就醫及通報;個案11月9日檢疫期滿後,至其他旅宿進行自主健康管理,因臺灣公司要求,11月10日至醫院自費採檢,並於今日確診,目前住院隔離中。 指揮中心表示,目前已初步掌握案583接觸者2人,為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入住之旅宿工作人員,列為居家隔離對象;將進一步調查個案檢疫期滿後至住院隔離前是否有其他活動史,以匡列可能之接觸者。 資料來源: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OnztxKloIAIoVOQ78_ZO0A?typei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