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新里程碑!台南市政府交通局揭示3年發展計畫,市民期待的便捷交通即將實現!
- 公服務站 嘉
- 2023年12月12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台南市政府交通局以「人本交通 便捷台南」為核心,致力實踐市長黃偉哲提出的「便捷台南 區域均衡」的交通施政方針。該局除了成功完成一系列交通改善計畫,如提升百大路口行人安全、實施最溫暖的公共運輸政策,還順利啟用第4期小黃公車的11條新路線,並運用智慧科技進行停車管理、交通路廊改善等,皆獲得良好成果。
交通局強調,未來三年的交通發展計畫將涵蓋友善交通環境、共享公共運輸、便捷區域路網等多方面,以推動台南市的整體發展,為市民提供更為便捷的交通服務。
小黃公車政策被視為最為貼心的交通接駁政策之一,自2018年起已推出四期小黃公車計畫,覆蓋20個行政區,累計服務人次超過14萬人次。創新的預約站牌、與醫療服務據點結合、整合公車動態APP等措施,使得滿意度高達94%並榮獲政府服務獎。未來,交通局還計畫向中央爭取第5期小黃公車的補助經費,以彌補公共運輸不足的區域。
另一方面,交通局積極推動公共運輸通勤月票政策,與高雄市、屏東縣合作推出南高屏月票及台南月票。其中,台南TPASS卡片已銷售1.2萬張,各項月票方案的銷售量也均顯著,這使得南部地區民眾能夠享受到低成本的公共運輸服務,實現了交通平權的目標。
此外,台南市政府還積極發展綠色運輸,YouBike 2.0自2022年2月上線以來,已完成第一階段設置目標,設有352站,使用人次超過140萬人次,廣泛分佈在全市29個行政區。同時,交通局計畫每年汰換30輛以上的電動公車,進行公車全面電動化的目標。此外,太陽能光電掛表計畫已完成27處停車場,總計容量達6.8MW,年發電量約1,484萬度,提供約3,512戶家庭用電。
大台南智慧交通中心於2019年啟用,成為台南市交通指揮監控管理的大腦。智慧交通控制系統透過引入AI辨識智慧號誌,成功應用在主要聯絡道路的動態號誌系統上,減少整體路廊10%的旅行時間。未來,交通局還計畫擴展至永康交流道、仁德交流道等地,提升整體的交通服務水準。
為因應新營交流道的車流龐大,交通局已進行改善可行性研究,建議增設高架匝道跨越長榮路口,有效轉移68%車流改行高架匝道,緩解交流道周遭平面道路的壅塞情形。同時,交通局持續推動智慧動態號誌系統,提升緊急救護車輛的通行效率,讓患者的生存機率提高4~7%。
針對停車供需問題,交通局透過不同管道推動廣設停車空間政策。自2018年底起至2022年,全市公共汽機車停車格位增加了48,891席,總計達到164,556席,整體成長率達到42.3%。市府透過多目標使用與立體化開發方式,規劃興建11座前瞻立體停車場,總經費達36億餘元,其中,西門健康立體停車場、水萍塭公園地下停車場已經啟用。這不僅提供了更多的停車位,還能夠最大化土地使用效益,解決停車需求問題。
市府還規劃在未來的大型活動中運用智慧科技,透過大台南智慧交通中心監控車流,實時調整紅綠燈秒數,以提升交通流暢度。同時,捷運建設也是未來的交通基礎建設之一,市長黃偉哲將府城、沙崙、南科等三大發展核心納入6條捷運優先路網規劃內,預計2023年動工,首條捷運線預計在2029年營運通車,進一步提升台南市的交通競爭力。
嘉公新聞/臺南報導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