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大朝聖集會「大壺節」登場:6週吸引4億人 印度宗教文化盛事考驗治理能力
- 公服務站 嘉
- 1月13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嘉公新聞/綜合報導
為期6週的印度教「大壺節」(Kumbh Mela)將於明日盛大登場,吸引全球目光。這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宗教盛事,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朝聖活動之一,預計將有超過4億人前往北方邦普萊雅格拉吉(Prayagraj)參與。
大壺節的核心活動是在恆河、亞穆納河與神秘的薩拉斯瓦地河交匯處沐浴。印度教徒堅信,這一聖水沐浴能清洗罪孽,甚至在節慶期間還可超脫生死輪迴,獲得靈魂救贖。這項已有上千年歷史的傳統,源自印度教神話故事:諸神與群魔為爭奪裝滿長生不老仙藥的壺大打出手,過程中壺中仙藥滴落4座城市,包括普萊雅格拉吉。每隔12年,大壺節回到這一聖河交匯處舉辦,被認為最神聖,吸引信眾最多。
面對數億信眾的湧入,當局投入龐大資源以應對挑戰。在河岸占地4000公頃的區域內,搭建了15萬頂帳篷,設置14萬5000個洗手間及3000個廚房,並新增99座停車場和45萬個供電接駁點,保障基礎設施運行。印度國鐵為支持節慶交通,特別推出98個專列,預計運行3300次,協助輸運朝聖者。當地政府還撥款高達640億盧比(約7億6500萬美元),不僅升級設施,更在國際旅遊展中積極宣傳,吸引外國代表參與。
北方邦邦長阿蒂提亞納特(Yogi Adityanath)表示:「能在北方邦舉辦如此神聖的節慶,我深感榮幸。」身為印度教僧侶及印度人民黨(BJP)重要政治人物的他,視成功舉辦大壺節為推動印度教文化復興的重要一步。自2014年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領導印度人民黨上台以來,該黨致力恢復和榮耀印度宗教與文化象徵。成功舉辦這次盛會,將進一步鞏固其對草根印度教徒的吸引力,並為其執政成績添上亮眼一筆。
大壺節將宗教、文化與旅遊完美結合,不僅展示了印度的精神魅力,也突顯其在大型群眾活動管理上的能力與決心。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