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臺南市推動文化幣政策,積極培育青年藝文人口

首頁->文化->臺南市推動文化幣政策,積極培育青年藝文人口

自2023年6月起,文化部推動文化幣政策,以培育藝文青年人口為目標,臺南市亦積極響應,通過多項文化政策與藝文工具,向青年族群推廣。臺南市設有324個藝文消費點,涵蓋從獨立書店購書、參與音樂和劇場演出到藝文場館的節慶活動,全方位瞄準青年族群。自政策推行以來,臺南市已創造超過1億4,387萬元的文化幣消費額,使藝文活動成為臺南在地青年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根據臺南市文化局指出,2023年臺南市文化幣的領取率超過八成,文化幣消費主要集中在「書店及出版業」,佔比37.31%,其次是「文創工藝類」佔20.63%。其他類別依次為「流行音樂」14.32%、「電影院」11.43%、「文資保存與社區營造場域類」5.98%、「表演藝術」5.65%和「博物館類」3.69%。這顯示臺南市青年藝文消費以書店及出版業為主。

此外,文化部統計顯示,自去年推動文化幣以來,「表演藝術及文化體驗」的使用占比從藝FUN券時代的8%提升至18%,增長了10%。這表明文化幣政策有效拓展了青年藝文人口,尤其在疫情期間,更凸顯了中央與地方共同推動政策的成效。臺南市自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初,規劃了93場節目演出及青年席次專場,共計5,939個青年席次,上座率達43%。

今年,預計臺南市16-22歲符合領取文化幣資格的人數約為11.4萬人,將為市內帶來約1.36億的文化商機。文化部未來計劃將文化幣發放年齡下調至13歲,以進一步培育青年藝文人口。臺南市除現有的324個文化幣藝文消費點外,文化局今年在「2024臺南藝術節」中規劃了14檔適合青少年的劇場節目,以及下半年的各式藝文節目,共計提供12,064個青年席次,讓青少年有更多樣的選擇走進演藝廳。此外,臺南市也結合大量古蹟景點與各博物館,希望從入場票券開始適用文化幣,真正培育在地青少年藝文消費人口,為成為臺灣文化公民鋪路。

嘉公新聞/臺南報導

相關文章

查看全部
2025年白沙屯媽祖進香時程確定 5月1日出發前往北港

<p>嘉公新聞/綜合報導 白沙屯媽祖進香時程於今(14)日中午由爐主擲筊正式確定。2025年的進香活動將於5月1日(農曆4月5日)從苗栗白沙屯拱天宮出發,並於5月3日(農曆4月6日)抵達雲林北港朝天宮,全程預計耗時36小時完成。 廟方也同步宣布,自3月27日起,開放信徒報名參與北港進香活動。這一年度盛事吸引大批信眾追隨媽祖腳步,展現虔誠的信仰與文化傳承精神,活動詳情與報名方式將由拱天宮陸續公布。<

 
 
 
白沙屯媽祖將再度南下鳳山 11月8日至10日展開3天遶境

<p>有「粉紅超跑」之稱的白沙屯媽祖今年將再度南下高雄鳳山,讓信徒們引頸期盼。五甲龍成宮主委鄭振成今(19)日證實,白沙屯媽祖將於11月8日至10日進行為期3天的遶境活動,預計將再度掀起信徒們的熱情狂潮。不過,最終參與的宮廟與遶境路線尚未正式確定。 白沙屯媽祖鑾轎素以無固定路線、全由媽祖神意引領而聞名,這種「媽祖帶路」的特色深受信徒推崇。回顧2022年9月17日,白沙屯媽祖首次南下高雄時,吸引了1

 
 
 
鬼門開禁忌多!命理專家周映君列出農曆七月「7大禁忌」提醒民眾避開

<p>8月4日週日迎來農曆七月,俗稱鬼月的第一天,鬼門開啟。每年鬼月都有各式各樣的禁忌,命理專家周映君日前在節目《命運好好玩》上特別列出鬼門開的七大禁忌,提醒民眾盡量不要觸犯,以免招惹到所謂的「好兄弟」。 周映君提醒大家,在鬼月期間多加小心這些禁忌,以免給自己和家人帶來不必要的困擾。 嘉公新聞/綜合報導 《嘉公新聞網》提醒您: ※民俗說法,請勿過度迷信,也不代表本站立場</p>

 
 
 

Comments

Rated 0 out of 5 stars.
No ratings yet

Add a rating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重製、販售、商業用途本新聞網文章。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重製、販售、商業用途本新聞文章。

新聞說明:

1.如新聞受到密碼保護,表示該則新聞不適宜未滿18歲讀者觀看,如已滿18歲請讀者電郵通知jiatingfensituanda已便人員驗證,並且領文章密碼,電郵通知時請附上新聞連結。

 

2.本新聞網文章均不提供新聞圖片,其他公告、商業廣告除外,敬請見諒!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