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推動文化幣政策,積極培育青年藝文人口
- 公服務站 嘉
- 2024年6月13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自2023年6月起,文化部推動文化幣政策,以培育藝文青年人口為目標,臺南市亦積極響應,通過多項文化政策與藝文工具,向青年族群推廣。臺南市設有324個藝文消費點,涵蓋從獨立書店購書、參與音樂和劇場演出到藝文場館的節慶活動,全方位瞄準青年族群。自政策推行以來,臺南市已創造超過1億4,387萬元的文化幣消費額,使藝文活動成為臺南在地青年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根據臺南市文化局指出,2023年臺南市文化幣的領取率超過八成,文化幣消費主要集中在「書店及出版業」,佔比37.31%,其次是「文創工藝類」佔20.63%。其他類別依次為「流行音樂」14.32%、「電影院」11.43%、「文資保存與社區營造場域類」5.98%、「表演藝術」5.65%和「博物館類」3.69%。這顯示臺南市青年藝文消費以書店及出版業為主。
此外,文化部統計顯示,自去年推動文化幣以來,「表演藝術及文化體驗」的使用占比從藝FUN券時代的8%提升至18%,增長了10%。這表明文化幣政策有效拓展了青年藝文人口,尤其在疫情期間,更凸顯了中央與地方共同推動政策的成效。臺南市自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初,規劃了93場節目演出及青年席次專場,共計5,939個青年席次,上座率達43%。
今年,預計臺南市16-22歲符合領取文化幣資格的人數約為11.4萬人,將為市內帶來約1.36億的文化商機。文化部未來計劃將文化幣發放年齡下調至13歲,以進一步培育青年藝文人口。臺南市除現有的324個文化幣藝文消費點外,文化局今年在「2024臺南藝術節」中規劃了14檔適合青少年的劇場節目,以及下半年的各式藝文節目,共計提供12,064個青年席次,讓青少年有更多樣的選擇走進演藝廳。此外,臺南市也結合大量古蹟景點與各博物館,希望從入場票券開始適用文化幣,真正培育在地青少年藝文消費人口,為成為臺灣文化公民鋪路。
嘉公新聞/臺南報導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