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腸胃科醫師警告:這5種飯後行為易引發腸胃不適
- 公服務站 嘉
- 2024年7月31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現代人生活忙碌,連好好吃頓飯都成為奢侈。然而,許多日常行為在飯後進行可能導致腸胃消化不良和脹氣。肝膽腸胃科醫師張振榕在《醫師好辣》節目中點出,躺下睡覺、吃冰、立刻喝茶、洗澡及大量喝水,都是飯後的大地雷,呼籲民眾飯後先休息一會兒,避免這些行為。
躺下睡覺 張振榕指出,飯後半小時至1小時內躺平睡覺最不可取。這樣會妨礙食物消化,增加腸胃不適的風險。
吃冰 飯後吃冰會導致腸胃道收縮,血流量不足,引發胃痙攣,使消化過程變得困難。
喝茶 茶中的鞣酸(單寧酸)會與食物中的蛋白質結合,形成硬塊,妨礙消化和營養吸收。因此,飯後立即喝茶並不可取。
洗澡 張醫師強調,飯後1到2小時是腸胃消化和吸收營養的關鍵時刻。此時洗澡或劇烈運動會使血液流向皮膚或肌肉,減少腸胃的血流量,從而影響消化功能。
大量喝水 雖然早晨起床喝杯溫開水有助於腸胃蠕動,但飯後大量喝水會增加腹部壓力,導致腹脹、消化不良,甚至引發胃食道逆流。
張振榕醫師提醒民眾,飯後應避免以上行為,讓腸胃有充分時間進行消化,以維護腸胃健康。
嘉公新聞/綜合報導
Comentarios